地震灾后北川鼠群动态初步调查
【摘要】:目的:调查2008年5月12日四川地震灾后北川的鼠类种群、密度及其动态变化,监测北川新县城的鼠类种群动态。方法:2009年7、10月和2010年1、4月,采用夹夜法在地震重灾区北川农田进行鼠类种群动态调查。结果:2009年7月捕鼠44只,隶属2科4属4种,捕获率为20.66%,雌雄比为1:0.87,雌鼠怀孕率为50.0%,平均胚胎数为3.6个;2009年10月捕鼠28只,隶属2科2属2种,捕获率为16.47%,雌雄比为1:1,雌鼠怀孕率为25.0%,平均胚胎数为3.0个;2010年1月捕鼠8只,隶属2科2属2种,捕获率为4.00%,雌雄比为1:0.33,雌鼠怀孕率为0,平均胚胎数为0个;2010年4月捕鼠18只,隶属2科2属2种,捕获率为8.37%,雌雄比为1:0.64,雌鼠怀孕率为71.43%,平均胚胎数为4.0个;2010年7月捕鼠13只,隶属2科3属3种,捕获率为6.50%,雌雄比为1:0.625,雌鼠怀孕率为40.00%,平均胚胎数为4.0个;2010年10月捕鼠63只(其中三只未能辨别性别),均为四川短尾鼩,捕获率为33.00%,雌雄比为1:1.03,雌鼠怀孕率为18.75%,平均胚胎数为2.83。6次捕鼠均以四川短尾鼩为优势种。结论不同月份北川农田捕获率随着季节变化而消长,可能受季节、气温变化,农作物生长状况,鼠类动物繁殖时间等因素影响。
|
|
|
|
1 |
杨秀兰;李慕;江其辉;尚士臣;时彦胜;孙岩松;苏玉虹;李文龙;;Smad2基因敲除小鼠冷冻胚胎库的建立[J];实验动物科学;2008年01期 |
2 |
郑闻亭,庄广伦,周灿权,方丛,梁晓燕,张敏芳;玻璃化冷冻活检后人胚胎的探索[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年09期 |
3 |
苗向阳;邵建军;方昌阁;丁淑燕;任慧英;朱瑞良;;单精注射法生产转基因小鼠的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07年06期 |
4 |
吕连升;隋顺霞;贾同春;李书洪;;胰岛素、可地松和已烯雌酚处理妊娠早期小鼠对其胚胎发育的影响[J];解剖学报;1988年01期 |
5 |
罗敏娜;李冰霞;童英;赵淑芳;罗琛;;与脊椎动物脑室空间模式形成相关的两个基因座位[J];自然科学进展;2006年10期 |
6 |
钱国桢,祝龙彪;上海鼠类生态的研究[J];动物学研究;1983年04期 |
7 |
赵惠燕,汪世泽;孤雌胎生棉蚜胚胎学观察[J];昆虫知识;1992年01期 |
8 |
王兰芳,米景川,夏连续,潘井坤,李凤;达乌尔黄鼠种群繁殖特征的研究[J];医学动物防制;1998年05期 |
9 |
刘云海;朱志庆;罗应荣;朱成宽;;小鼠胚胎冷冻方法的研究[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1990年04期 |
10 |
孟彬
,吕淑兰;美国冻存胚胎现况及其用于科学研究的可能性[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2004年01期 |
11 |
董维惠;侯希贤;张鹏利;周延林;杨玉平;薛小平;;围栏及灭鼠后布氏田鼠种群动态的初步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1990年04期 |
12 |
祝龙彪,钱国桢;黑线姬鼠种群的年龄结构及种群更新的研究[J];兽类学报;1982年02期 |
13 |
梁铁麟,徐顺权,唐杏琴,樊阿琴;黑胸大蠊的发育、繁殖和寿命[J];昆虫学报;1983年03期 |
14 |
吕连升;隋顺霞;;激素类药物对小鼠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二[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2期 |
15 |
;人体胚胎学(人体胎生学、发生学)[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1997年10期 |
16 |
柳枢;黄鼠生态的初步观察[J];动物学杂志;1966年03期 |
17 |
龙晓林,黄艳仪,陈元本,吴敬之,张伟良,姚瑞芬;基础卵泡刺激素值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果的关系[J];现代妇产科进展;1999年02期 |
18 |
吕连升;艾希敏;王济玫;;激素类药物对小鼠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1期 |
19 |
杨益众,戴志一,赵田芬,李浩;影响禾谷缢管蚜种群密度的因子分析[J];生态学报;1998年02期 |
20 |
康乐;连续3次体外受精周期中的卵巢反应[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