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一号卫星的设计特征
【摘要】:正2018年2月2日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简称张衡一号)发射入轨,标志着我国首颗地震立体监测体系的首发星,也是我国首颗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正式进入太空。这颗卫星的工程参数是经过了长达10余年的反复论证和模拟测试得到的。本文主要介绍一些主要的特征参数的设计理由:
|
|
|
|
1 |
李文静;郭峰;;张衡一号卫星的设计特征[A];第二届地球物理信息前沿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
2 |
金松姬;;张衡赋与庄子的自适思想[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
3 |
常江;;开发地球科学的文学宝藏——古今张衡现象透视[A];首届“地球科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
4 |
申旭辉;袁仕耿;张学民;黄建平;朱兴鸿;;张衡一号卫星计划总体进展[A];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研讨会暨地震电磁探测新技术进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
5 |
崔希栋;;张衡地动仪探究[A];科技馆研究文选(2006-2015)[C];2016年 |
6 |
胡春良;;青铜铸造科学复原汉代“张衡地动仪”[A];第十三届全国铸造年会暨2016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6年 |
7 |
颜蕊;申旭辉;张学民;黄建平;关燚炳;刘超;;张衡一号卫星朗缪尔探针数据反演方法及初步应用结果[A];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六)——专题30:“张衡一号”卫星应用与国家地球物理场卫星探测计划、专题31:强震动观测及其应用、专题32:地震应急的现状与前景[C];2018年 |
8 |
王刚;戴端;;后消费时代的产品设计特征[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
9 |
黄建平;杨牧萍;;电磁监测试验卫星星上数据初探[A];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三十八)——专题71:内磁层动力学、专题72:计算地球物理方法和技术、专题73:地热:“学”以致“用”、专题74:电磁卫星观测与应用[C];2017年 |
10 |
李文静;申旭辉;;中国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发展规划[A];“地球物理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 研究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7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