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杨酸浸种对UV-B辐射下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摘要】:以玉米(Zea maysL.)品种苏玉糯2号为研究材料,温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0、0.01、0.1和1mmol·L-1)的水杨酸(SA)溶液浸种预处理,对可见光(320μmol·m-2·s-1)和补增UV-B辐射(2.88kJ·m-2·d-1)下的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叶片膜保护系统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影响较小;虽然UV-B辐射显著提高玉米幼苗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但会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使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质膜透性显著增加。较低浓度SA浸种预处理明显提高了暗处和可见光下玉米种子的发芽率,而对补增UV-B辐射下玉米种子的发芽率提高效果不显著;高浓度水杨酸则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适宜浓度的水杨酸浸种预处理使可见光和补增UV-B辐射下的玉米幼苗叶片SOD、CAT活性显著增强,P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下降,脂质过氧化作用减弱,质膜透性降低;过高的浓度却会加剧UV-B对幼苗的伤害。因此,适宜浓度的水杨酸浸种可促进萌发;并可能通过调节膜保护酶活性,维持活性氧产生与清除之间的平衡,保护膜结构的稳定性,减轻UV-B辐射对玉米幼苗的伤害,以0.01mmol·L-1的SA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研究结果为SA预防玉米UV-B辐射伤害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