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MS以及RLS的任意阵形智能天线的波束赋形研究
【摘要】:在现代的军事,民用通信以及相对应的雷达智能天线探测系统中,大部分的实际应用,我们需要一个具有特定形状的主波束以及副瓣控制的能力来针对特定的区域进行覆盖。如何通过设计加权值从而使阵列天线产生的波束为期望形状成为目前研究热点。本篇文章针对这种实际的通信探测需要论述了两种基于自适应理论的波束赋形算法。通过将自适应理论中LMS技术以及RLS技术引入到现代的波束形成技术当中,利用这两种不断循环迭代逼近期望信号,得出的优化加权值的方法同时与Carl A.Olen和R.T.Compton的方法,Philip Yuan Zhou和Marry Ann Ingram的方法进行综合的分析和相互间的比较。设计者就可以进行有效,快速的对任意阵形天线实施主波束形状控制以及副瓣水平控制,产生零陷对准干扰的同时体现出基于LMS以及RLS两种波束赋形方法迭代收敛速度快、计算量小、易于实时信号处理等优点。通过包括线阵以及立体阵的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了该两种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实用性。
|
|
|
|
1 |
吴才成;测试系统中的数据融合技术[J];车辆与动力技术;2005年03期 |
2 |
陶建武,石要武,常文秀;存在阵列误差条件下的信号波达方向和多普勒频率估计[J];兵工学报;2005年03期 |
3 |
陈吉余;王鹏;;基于衰落信道传输的OFDM信号的信道估计[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4 |
孙光民,沈兰荪,刘国岁,何霞;树形级联SOM网络用于雷达目标一维距离像识别[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
5 |
李智,赵岗金,虞绵,黄智,李晔,杨春元;24h动态心电记录及分析系统[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
6 |
田静,许宝杰;基于转子实验台的典型故障信号模拟与分析[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7 |
熊峻江,尚大晶,郭爱民;直升机声疲劳源的诊断技术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
8 |
刘继承,邵定蓉,李署坚;DS/FH混合系统鲁棒自适应抗干扰技术[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08期 |
9 |
李国林,栗苹,施聚生;单频信号瞬时频率估计[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S1期 |
10 |
侯文生,吴小鹰,彭承琳;基于小波的医学图像渐进编码算法的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2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