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真菌菌丝系统在增长和相互作用中的点凝聚模式(英文)
【摘要】:真菌mycelia是一大类不定生命系统的增长与形式多样式的缩影。对它们的研究可提供一个可实验的模型从而可应用于其他的系统,例如神经和血管系统。本文研究一个由英国科学家Davidson在1996年提供的模型,这个模型反映真菌系统内大规模范围的增长和相互作用,它由两个反应扩散方程组成。应用严格的数学方法,我们证明当activator扩散反极慢,inhibitor扩散极快时,真菌会紧集在区域的边界且在边界的曲率变化最大之外。
|
|
|
|
1 |
戴传超,袁生,刘吉华,林玲,李霞,乔海俊;真菌菌丝脂肪酸的气相色谱检测[J];生物技术;1999年02期 |
2 |
金海如;蒋湘艳;;AM真菌氮代谢与运转研究新进展[J];菌物学报;2009年03期 |
3 |
湛方栋;何永美;陈建军;王吉秀;;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真菌菌丝Cd含量[J];分析试验室;2010年S1期 |
4 |
杨昌梅,张全福,宋继昌;新型伤处理材料——真菌菌丝[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98年05期 |
5 |
习兴梅;曾光明;郁红艳;李建兵;黄国和;;真菌生物量指示剂麦角固醇的分离及测定方法[J];微生物学通报;2006年03期 |
6 |
马晓颖;高颖;贾东贝;李冰宇;丛玲;王娜;杨涛;;1株Alternaria sp.真菌菌丝提取物对玉米种子发芽促进作用的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10年06期 |
7 |
孙浩;施蕊;缪福俊;熊智;李彪;;一株具有泄漏石油吸附能力真菌的鉴定及其吸附特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18期 |
8 |
张林普;;捕食线虫的真菌[J];大自然;1985年04期 |
9 |
刘庆城;许玉兰;;检验和追踪真菌的免疫技术[J];微生物学杂志;1989年04期 |
10 |
杨涤清;奇异的食菌植物一天麻[J];自然杂志;1979年05期 |
11 |
李丽嘉;;蚂蚁 白蚁 真菌[J];大自然;1987年01期 |
12 |
支坤兴;;地衣的形态和结构[J];生物学通报;1986年03期 |
13 |
李正鹏,吴萍,卜兴江,刘芳荣;中草药对真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
14 |
何月秋;真菌菌丝体培养和提取DNA方法的改进(英文)[J];菌物系统;2000年03期 |
15 |
;兰花如何享受真菌提供的美餐?[J];科学世界;2009年08期 |
16 |
James Buwalda;郑守林;;菌根和磷素之间的关系[J];草原与草坪;1987年03期 |
17 |
董昌金;姚发兴;赵斌;;类黄酮对AM真菌侵染菌丝生长及酶活性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6年03期 |
18 |
张中林;郑剑玲;张锦萍;王美慧;;真菌菌丝发酵液抗氧化活性检测[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7年02期 |
19 |
罗永华,邓穗儿,李泰辉,孙国萍,冯仰桥;乙烯厂循环水污染物的微生物种类鉴定及其防治[J];微生物学杂志;2002年04期 |
20 |
黄志立,黄彦君,党建章,唐旭蔚,梁世中;几种真菌菌丝体生长及SOD活力的比较研究[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