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方式对早稻生育发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摘要】:正采用机械精量穴直播、人工撒播和人工手插三种种植方式,对比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的生育特性和产量形成特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生育期机播20及机播25处理的单穴植株地上部干重高于人工手插和撒播处理。精量穴直播和撒播最终叶龄数较人工手插处理少1叶左右。机播20和机播25的收获指数较撒播,分别提高了6.69%和7.38%。机播20的实际产量最高,机播20和
|
|
|
|
1 |
赵銮夫;柯文涛;杨人震;卢济事;;山区稻田改制试验简报[J];福建稻麦科技;1987年02期 |
2 |
陈雨海,李凤超;山东省农牧结合种植方式的探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3期 |
3 |
常江明,王传友,汪超民,陈择民,李学中;甜菜种植方式试验简报[J];中国糖料;1999年02期 |
4 |
黄添环;秋花生不同种植方式简比试验报告[J];广西农学报;2000年02期 |
5 |
张青,余慧,马步朝,杨瑞霞,虎桂珍,陈世平;宁南旱地冬小麦不同种植方式效益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2002年07期 |
6 |
张凤彪;;种植方式和密度对青贮玉米产量效应的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
7 |
张卫平;刘福华;席学贤;杨自飞;王秀琴;冒海军;刘万军;;水稻不同种植方式试验示范报告[J];宁夏农林科技;2007年02期 |
8 |
于洪全;;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对花生生育及产量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年01期 |
9 |
邹旭;胡金和;赵燕;黄海燕;熊清云;;南昌春马铃薯不同种植方式比较试验[J];中国马铃薯;2009年01期 |
10 |
何景新;徐喜国;宋多义;王登琪;卫金燕;王永锋;;大豆宽窄行栽培技术研究初报[J];大豆科技;2009年05期 |
11 |
袁成宇;梁栋;廖宇兰;林茂;;浅谈我国木薯种收机械化技术[J];现代农业装备;2010年Z1期 |
12 |
潘明安;张锡洲;王永东;李廷轩;;不同种植方式下低山丘陵区茶园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研究[J];土壤通报;2010年03期 |
13 |
张振华;谢发顺;刘敬军;董文辉;;高肥力条件下不同种植方式对泛麦5号产量的影响[J];中国种业;2010年10期 |
14 |
陈菊霞;马华平;王书玉;蒋志凯;;改变水稻传统种植方式 发展简化种植技术[J];种业导刊;2010年09期 |
15 |
杜亚君;滑端超;;山宁12号不同种植方式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11年07期 |
16 |
邓根云;京郊两种种植方式的光合潜力的初步探讨[J];资源科学;1981年04期 |
17 |
王玉连;;对茶树条栽密植问题的一些看法[J];茶叶科学技术;1981年04期 |
18 |
蒋观真;棉花不同种植方式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J];中国农业科学;1984年02期 |
19 |
李燕娥;赵海祯;石跃进;;棉花沟种覆盖试验[J];山西农业科学;1987年09期 |
20 |
王兆晓,秦建同,韩俊;黑龙港地区土壤水分动态变化[J];中国棉花;199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