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定位施肥对冬小麦生育后期旗叶衰老性状的影响
【摘要】:在国内持续时间最长的肥料长期定位(28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肥料持续施用条件下冬小麦花后叶面积系数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氮肥,可明显增大小麦的叶面积系数,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旗叶的 SOD 活性,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延缓旗叶的衰老;施用有机肥较施用氮肥,叶绿素含量及叶面积系数持续高值时间长,旗叶有更长的功能期;长期氮肥与有机肥配施能显著延缓小麦衰老。
|
|
|
|
1 |
曹培顺;杨万花;刘树堂;王晓君;;长期定位施肥对冬小麦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2 |
李举华;林荣芳;刘兆丽;王建林;刘树堂;;长期定位施肥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及群体受光态势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8年03期 |
3 |
姜东,戴廷波,荆奇,曹卫星,赵辉,周琴,范雪梅,陈荣振,冯国华,刘东涛,张爱君;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旗叶膜脂过氧化作用及GS活性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4年12期 |
4 |
任顺荣;邵玉翠;高宝岩;王德芳;;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有效硼含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年03期 |
5 |
万菲菲;林琪;刘树堂;王建林;刘义国;;长期定位施肥对冬小麦光合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6 |
刘树堂;刘培利;韩晓日;隋方功;迟睿;;长期定位施肥对无石灰性潮土生物环境影响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6年01期 |
7 |
秦韧;杨团结;刘树堂;王万志;韩晓日;;长期定位施肥对无石灰性潮土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年01期 |
8 |
李双来;胡诚;乔艳;陈云峰;刘国际;石红磊;;水稻小麦种植模式下长期定位施肥土壤氮的垂直变化及氮储量[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06期 |
9 |
胡诚;乔艳;李双来;陈云峰;刘国际;;长期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及碳储量[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年04期 |
10 |
;《莱阳农学院学报》第22卷(2005年)总目录[J];莱阳农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
11 |
张广居;;苏联冬小麦的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科学;1953年01期 |
12 |
;冬小麦氮素追肥期试验初报[J];西藏农业科技;1980年01期 |
13 |
关绍刚,金英;冬小麦地膜覆盖[J];新农业;1981年02期 |
14 |
刘汝桢;周定焕;伏建国;马云生;王建中;冯万银;陈彩能;;天水市冬小麦丰产小区栽培技术实施及效应[J];甘肃农业科技;1993年10期 |
15 |
孙书安;郑国清;刘九芬;孟菊茹;;气象因子影响度的概念及其应用[J];河南农业科学;1993年03期 |
16 |
古巧珍,杨学云,孙本华,马路军,同延安,赵秉强,张夫道;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娄土耕层土壤养分和土地生产力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04年03期 |
17 |
肖伟;夏连胜;王万志;刘树堂;;长期定位施肥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6期 |
18 |
郑玉萍;张月华;;秋冬气候变化对乌鲁木齐冬小麦播期的影响[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8年02期 |
19 |
崔彦生;韩江伟;曹刚;孟建;张进文;;冬前积温对河北省中南部麦区冬小麦适宜播期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07期 |
20 |
杨晓华;杨永红;;秋季气候变暖对冬小麦奇异生长的影响[J];陕西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