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艺措施对早籼稻米品质的影响
【摘要】:以早籼稻品种早籼15为材料,研究农艺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直链淀粉含量有显著影响,但并不保持一定的正相关,当密度下降或增加到一定程度,即过度密植或稀植,均会提高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密度对其他米质性状的影响不显著。追氮总量、追氮比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随着追氮总量的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也随之提高,追肥随着穗粒肥比例的增加,籽粒蛋白质的含量也显著提高。试验中追氮总量对直链淀粉含量、垩白度、胶稠度等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但随着追氮总量的增加,垩白度有着明显变低、胶稠度有着明显变短的趋势。水稻生长中后期叶面喷施 KH_2PO_4,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对垩白度、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但随着喷施次数的增多和累积用量的加大,对减少垩白度有一定的作用。试验中各农艺措施对稻米的碱消值影响不大,说明难以通过栽培措施对其进行改善提高。
|
|
|
|
1 |
赵同华;张志猛;冯会中;;生态条件与农艺措施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
2 |
唐建军;陈欣;;环境条件和稻米品质综述[J];耕作与栽培;1985年05期 |
3 |
王小波;;稻米品质的主要指标及其影响因子[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05期 |
4 |
厉葆初;国外稻米品质育种概况[J];世界农业;1987年01期 |
5 |
郑九如;林文彬;林荣光;郑回勇;;改良稻米品质 提高稻米的经济价值[J];福建稻麦科技;1992年01期 |
6 |
张嵩午;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区稻米品质的地域分布[J];应用生态学报;1993年01期 |
7 |
周泽隆,韦善富,邓显章;广西优质稻品种稻米品质浅析[J];广西农业科学;1994年03期 |
8 |
李振宇,张云康,吴建利;水稻亚种间优质米组合的选育初报[J];杂交水稻;1996年06期 |
9 |
李雅娟,崔成焕;稻米品质与结实或温度[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
10 |
唐启源,向远鸿,卢至远;杂交稻米质性状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分析[J];杂交水稻;1997年02期 |
11 |
吴长明;稻米品质遗传研究进展与改良策略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02年06期 |
12 |
刘建,魏亚凤,吴魁,徐少安;有机无机N不同配比与中粳稻稻米品质关系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4年03期 |
13 |
卢碧林,王维金;新型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J];作物杂志;2005年05期 |
14 |
黄丽苏,姚跃华,匡迎春,赵正洪,刘艳云,孙志强;神经网络方法在综合评价籼稻品质中的应用[J];作物研究;2005年03期 |
15 |
陈能;罗玉坤;谢黎虹;朱智伟;段彬伍;章林平;;我国水稻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及与米质的相关性研究[J];作物学报;2006年08期 |
16 |
褚旭东;石军;王志;黄廷友;刘定友;彭涛;侍守佩;项祖芬;;不同播期对15个籼稻品种稻米品质的影响[J];陕西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
17 |
石军;褚旭东;王志;黄廷友;李春财;;自然高温对15个籼稻杂交组合稻米品质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
18 |
徐庆国;稻米品质及测试方法研究——1.粳稻稻米品质的品种间差异及不同季别种植的差异[J];作物研究;1989年04期 |
19 |
叶乐士;提高稻米品质与商品效益之我见[J];江西农业科技;1995年01期 |
20 |
舒庆尧,池晓菲,陈善福,吴殿星,吴平;一个低糊化温度水稻突变体(Mgt-1)的培育与稻米品质特征研究[J];核农学报;2001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