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处理下水稻稻谷对Cd、Pb累积量的基因型差异研究
【摘要】:水稻重金属污染直接危及人类健康。研究水稻生产上主栽品种(组合)重金属积累的差异对高卫生品质的水稻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用福建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水稻品种(组合)以及特种稻种质资源,在外施氯化镉、氯化铅的不同处理条件下,研究不同基因型的水稻稻谷对重金属元素 Cd 和 Pb 的吸收累积差异,探讨降低水稻对重金属污染的技术。主要结果:①施用氯化铅、氯化镉后稻谷中的 Pb 和 Cd 含量极显著增加。不同水稻品种(组合)增加幅度有明显不同:稻谷对 Cd 的累积量,增加幅度最大的是“嘉南8号”,由0.096mg/kg 增加到0.909mg/kg,最小的为“红毛稻子”,由0.050mg/kg 增加到0.254mg/kg。稻谷对 Pb 的累积量,增加幅度最大的是“201”,由0.081mg/kg 增加0.905mg/kg,最小的为“两优2186”,由0.146 mg/kg 增加到0.223 mg/kg。②不同类型的水稻增加幅度不同:杂交稻 Cd 含量平均提高0.498mg/kg,常规稻平均提高0.507mg/kg;杂交稻 Pb 含量平均提高0.313 mg/kg,常规稻平均提高0.455 mg/kg。③筛选鉴定出“红毛稻子”可以作为选育低积累 Cd 和 Pb 水稻品种的种质资源而加以利用。本研究在探明稻谷 Cd 和 Pb 污染的基因型差异的基础上,提出福建省控制重金属 Cd 和 Pb 污染的对策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