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穗颈节间形态解剖与氮素转运特性研究
【摘要】: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5个氮素转运效率存在显著差异的水稻品种在2种不同氮素水平下的穗颈节间维管束性状(大维管束数目、大维管束长径、大维管束短径、单个大维管束面积、总大维管束面积、小维管束数、韧皮部长径、韧皮部短径、单个韧皮部面积、髓腔直径、维管束总面积、总维管束数)。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的穗颈节间的维管束性状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氮素转运效率与大维管束数、总维管束数、韧皮部长径呈显著负相关, 与大维管束长径、大维管束短径、单个大维管束面积、总大维管束面积、韧皮部短径、单个韧皮部面积呈极显著负相关,其相关表现为抛物线开口向上、抛物线开口向下和无规律三种关系。大维管束长径、韧皮部短径可作为水稻穗颈氮素转运效率高低的指标。
|
|
|
|
1 |
黄璜;水稻穗颈节间组织与颖花数的关系[J];作物学报;1998年02期 |
2 |
邓启云;马国辉;;亚种间杂交水稻维管束性状及其与籽粒充实度关系的初步研究[J];湖北农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
3 |
荆彦辉,徐正进,陈温福;水稻穗颈维管束性状的株内变异[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4 |
凌启鸿;蔡建中;苏祖芳;;水稻茎秆维管束数与穗部性状关系及其应用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82年03期 |
5 |
陈顺强,汪洋,章志宏,王玲霞,胡中立,李平,朱立煌,朱英国;用RFLP标记剖析水稻穗颈维管束及穗部性状的遗传基础[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4年01期 |
6 |
马均,周开达;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穗颈维管束与穗部性状的关系[J];西南农业学报;2001年03期 |
7 |
赵全志,高尔明,黄丕生,凌启鸿;水稻穗颈节伤流势与源库质量的关系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9年06期 |
8 |
王锋尖,黄英金,李德荣,漆映雪,彭耀东,郭进耀;水稻形态解剖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9 |
赵全志,高尔明,黄丕生,凌启鸿;水稻穗颈节与基部节间伤流的比较及其氮素调控研究[J];作物学报;2001年01期 |
10 |
陈凤梅,程建峰,潘晓云,刘宜柏;杂交稻抗旱性状的筛选研究[J];杂交水稻;2001年04期 |
|
|
|
|
|
1 |
陈光辉,官春云,陈立云,康春林;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度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2001年03期 |
2 |
吴继华;刘燕德;欧阳爱国;;基于机器视觉的种子品种实时检测系统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5年04期 |
3 |
曾勇军;石庆华;潘晓华;李木英;;水稻理想株型的研究进展[J];中国稻米;2006年01期 |
4 |
李国锋,宋平,曹显祖,梁建生,朱庆森;籼粳杂交稻籽粒库活性与其充实关系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0年02期 |
5 |
王雪仁,梁康迳,黄荣华,陈志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穗颖花数和茎秆特性的遗传分析[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
6 |
郭玉春,林文雄,梁义元,余高镜,陈鸿飞;新株型水稻物质生产与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 Ⅰ.新株型水稻物质生产与灌浆特性[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
7 |
庄宝华;亚种间杂交稻生理生态特性研究进展[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8 |
秦华东;谭素宁;曾华忠;江立庚;何礼健;李如平;杨为芳;陆福勇;唐茂艳;;稻田耕作方式和施氮水平对抛栽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6年04期 |
9 |
何秀英,廖耀平,陈钊明,陈顺佳,陈粤汉;高收获指数型水稻品种粤香占光合产物运转与分配特性的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10 |
李金泉,徐正进,荆彦辉,姜健,陈温福;水稻穗颈及第2节间维管束数的遗传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
|
|
|
|
1 |
赵同华;;杂交粳稻旱作提高灌溉水生产效率及其理论依据的初步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87年02期 |
2 |
洪植蕃;林菲;庄宝华;朱朝枝;;两系杂交稻栽培生理生态特性 Ⅲ.结实特性与库源特征[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3期 |
3 |
康绍忠;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与21世纪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8年01期 |
4 |
邓启云;马国辉;;亚种间杂交水稻维管束性状及其与籽粒充实度关系的初步研究[J];湖北农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
5 |
卢向阳,匡逢春,李献坤,萧伏娥,罗泽民;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高空秕率的生理原因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3期 |
6 |
李平,周开达,李仁端,陆朝福,陈英,朱立煌;利用RFLP标记定位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主效基因与微效基因[J];中国科学C辑;1996年03期 |
7 |
朱庆森,王志琴,张祖建,惠大丰;水稻籽粒充实程度的指标研究[J];江苏农业研究;1995年02期 |
8 |
王志琴,杨建昌,朱庆森;亚种间杂交稻物质积累与运转特性的研究[J];江苏农业研究;1996年04期 |
9 |
李木英,潘晓华,石庆华;两系杂交稻穗部解剖特征及其与结实关系的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
10 |
李木英,潘晓华,石庆华,张荣珍,谭雪明;两系杂交稻结实期茎鞘物质转运特性及其对籽粒灌浆影响的初步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