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田郎,方家林,黄华孙;作物种质资源核心种质研究及其应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S1期 |
2 |
詹世雄;曾宪威;;植物核心种质构建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03期 |
3 |
曾亚文,申时全,汪禄祥,刘家富,普晓英,杜娟;云南稻核心种质元素及其多样性中心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
4 |
李宏,周少川,王家生,黄道强,卢德城;优质稻核心种质绿珍占8号及其衍生系统的理想株型构建[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5 |
张洪亮,李自超,廖登群,刘霞,曾亚文,申时全,穆平,杨忠义,王象坤;云南地方稻种资源核心种质的微卫星分析(英文)[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3年02期 |
6 |
张恩来;张宗文;王天宇;黎裕;吴斌;;构建我国燕麦核心种质的取样策略研究[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8年02期 |
7 |
周少川,柯苇,李宏,陈国荣,谢振文;优质稻核心种质绿珍占8号的创建与利用[J];中国水稻科学;2000年03期 |
8 |
曾亚文,刘家富,汪禄祥,申时全,李自超,王象坤,文国松,杨忠义;云南稻核心种质矿质元素含量及其变种类型[J];中国水稻科学;2003年01期 |
9 |
张庆勤,徐如宏;小麦核心种质选育研究[J];贵州科学;2003年Z1期 |
10 |
李自超,张洪亮,曹永生,裘宗恩,魏兴华,汤圣祥,余萍,王象坤;中国地方稻种资源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略研究[J];作物学报;2003年01期 |
11 |
刘三才,曹永生,郑殿升,宋春华,陈梦英;普通小麦核心种质抽样方法的比较[J];麦类作物学报;2001年02期 |
12 |
李建国;张秀茹;王先俱;商文奇;靖凯;邵国军;;核心种质理论的应用——长粒形优质稻新品种辽星8号的选育与应用[J];农业科技通讯;2006年04期 |
13 |
申时全,曾亚文,李自超,张宏亮,杨忠义,王象坤;分子标记及其在云南稻种核心种质中的应用[J];种子;2001年06期 |
14 |
赵应忠,刘红艳;芝麻雄性不育系与核心种质间的遗传距离和杂种优势[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5年01期 |
15 |
何余堂,涂金星,傅廷栋,李殿荣,陈宝元;陕西省白菜型油菜核心种质的初步构建[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2年01期 |
16 |
邱丽娟,曹永生,常汝镇,周新安,王国勋,孙建英,谢华,张博,李向华,许占有,刘立宏;中国大豆(Glycine max)核心种质构建Ⅰ.取样方法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3年12期 |
17 |
孙传清,李自超,王象坤;普通野生稻和亚洲栽培稻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的检测研究[J];作物学报;2001年03期 |
18 |
王铁梅;张静妮;卢欣石;;我国牧草种质资源发展策略[J];中国草地学报;2007年03期 |
19 |
崔平;;构建甜菜遗传资源核心种质的初探[J];中国糖料;2008年04期 |
20 |
李绅崇,曾亚文,申时全,李本逊,张忠省,戚六花,普晓英;云南地方稻核心种质孕穗期耐冷性及其地理分布[J];中国水稻科学;2004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