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氢青蒿素脂质体的制备
【摘要】:目的:通过对二氢青蒿素脂质体的处方和制备工艺研究,研制高包封率和稳定的脂质体。方法: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脂质体,以正交实验优化处方;测定了脂质体中药物的包封率;并初步考察了脂质体的稳定性。结果:优化处方与工艺所得脂质体形态均匀,包封率大于85%,载药量达30.09%。粒径约为20nm,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结论:该制备工艺和处方可以制备出高包封率和稳定的双氢青蒿素脂质体。
|
|
|
|
1 |
李锐;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抗疟作用和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86年00期 |
2 |
哈达;青蒿素与新药研究开发[J];中医药管理杂志;1994年03期 |
3 |
陈有根,余伯阳,董磊,周亮;青蒿素及其前体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与鉴定[J];中草药;2001年04期 |
4 |
刘旭;近年来青蒿素类药物研究的进展[J];广西医学;2003年10期 |
5 |
;世卫官员说复方青蒿素可有效抗疟疾[J];口岸卫生控制;2009年01期 |
6 |
赵兵,王玉春,欧阳藩;生物合成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研究概况[J];中药材;1998年12期 |
7 |
刘丽芳,王茜,李海燕,黄丽,包耐旺;柱前衍生-RP-HPLC法测定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4年06期 |
8 |
周凌云;;青蒿素纯化工艺的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年21期 |
9 |
徐振海;青蒿素药物作用研究简介[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
10 |
张转平;胥道宝;王静;徐桂新;朱朝德;;HPLC法测定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J];中国药品标准;2008年05期 |
11 |
吴叶宽;李隆云;马鹏;伍晓丽;李方义;王志学;;锌锰硼对黄花蒿产量和青蒿素含量的影响[J];重庆中草药研究;2011年01期 |
12 |
杨光华,饶淑华;青蒿素发明发现的方法学研究[J];医学与哲学;1997年12期 |
13 |
占纪勋,魏秋芬,单成启,韩健,张元兴,果德安;四个青蒿素生物转化产物抗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活性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3年01期 |
14 |
周毅峰;石开明;艾训儒;邹芙蓉;丁莉;;快速溶剂萃取法提取青蒿素条件研究[J];中药材;2008年02期 |
15 |
韦国锋;黄祖良;何有成;;大孔树脂对青蒿素吸附性能的研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
16 |
胡向荣;佘凤华;;HPLC-ELSD测定不同产地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J];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2006年03期 |
17 |
曾英子;;青蒿抗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7年01期 |
18 |
孙洪波;刘越;冯金朝;;生物技术在中药青蒿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1年10期 |
19 |
邱晓红;杜智敏;王天群;刘影;张晋;;青蒿素抗心律失常药理作用研究[J];黑龙江医药;2001年04期 |
20 |
刘飞;伍晓丽;崔广林;彭锐;李红丽;;青蒿根际微生物数量动态及其与青蒿素含量的关系研究[J];重庆中草药研究;201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