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隔震砌体结构房屋振动台试验
【摘要】:提出了一种农村基础滑移隔震砌体结构,进行了相应的模拟地震振动台模型试验和对比性的抗震模拟地震振动模型台试验。基础隔震模型试验时,当输入El-centro波峰值加速度达0.1g时滑移隔震启动,且相对滑移量随着地震波峰值加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峰值加速度达1.0g时上部砌体仍基本处于弹性阶段;在此基础上将该隔震结构上下底梁连接成整体,进行相应抗震结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当输入El-centro波峰值加速度达0.8g时,抗震结构几乎倒塌。试验研究表明,该种农村基础隔震结构隔震性能良好,具有更强的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
|
|
|
1 |
杨林;周锡元;苏幼坡;常永平;;FPS摩擦摆隔震体系振动台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J];特种结构;2005年04期 |
2 |
李向真;向伟明;全明;徐明贵;朱小文;;平扭耦联隔震体系振动台试验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0年03期 |
3 |
张松,王兴国,曹素卿;FPS摩擦摆隔震装置的简化分析与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2005年23期 |
4 |
杨林;常永平;周锡元;闫维明;;FPS隔震体系振动台试验与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08年04期 |
5 |
段绍春;地震作用下的基础隔震滑移分析[J];丹东纺专学报;1997年04期 |
6 |
王文亮,丁海成,梁启智,复旦大学;基础隔震的主动控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
7 |
高金英;建筑防震设计的新思维[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1997年04期 |
8 |
程玉兰;隔震建筑结构地震动力响应时程分析[J];新疆工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
9 |
黄建文,赵斌,高兑现;基础隔震对结构鞭梢效应的控制作用分析[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10 |
吴子燕,赵玉立;滑动隔震建筑物的基础板与隔震层间的运动状态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0年S1期 |
11 |
赵斌,梅占馨;日本建筑隔震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
12 |
王建梅;建筑工程结构抗震新措施——橡胶垫基础隔震减震[J];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
13 |
李向真,俞虹桥;新型单自由度基础隔震体系简化计算方法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05期 |
14 |
江宜城,唐家祥;多维地震动作用下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分析[J];工程抗震;2002年02期 |
15 |
郭惠勇,张陵,蒋健;电力电容器组架结构抗震性能的优化分析和计算[J];工程抗震;2002年04期 |
16 |
李刚,杨迪雄,程耿东;基于功能的基础隔震结构一体化优化设计[J];应用力学学报;2004年01期 |
17 |
蔡崇兴;唐超伦;江子政;;足尺度钢构架加装复摆隔震器之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J];建筑结构;2009年S1期 |
18 |
杜永峰,张迪,党育,姚云龙,韩建平;基础隔震结构简化模型的振动参数识别[J];世界地震工程;2001年02期 |
19 |
倪国葳;张玉敏;赵亚敏;;建筑结构基础隔震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3期 |
20 |
王成,王启川;工程结构隔震分析[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