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3G的基于软件无线电的仿真平台研究与开发
【摘要】:正 软件无线电是应解决移动通信发展中多种系统并存,特别是针对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中,不仅存在着多种方案,而且要求这些方案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兼容的问题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无线通信技术。鉴于目前软件无线电的研究很难完全采用实验的方法完成,我们结合软件无线电的思想,参照3GPP协议,采用COSSAP软件包进行了面向3G
|
|
|
|
1 |
张冠华,陆余良,邓晓鹏,周世龙;软件无线电的兴起对未来移动通信的影响[J];通信世界;1999年10期 |
2 |
吴昊;软件无线电工业标准MMITS[J];通讯世界;1999年01期 |
3 |
李松,刘锋,隋丹,葛临东;软件无线电的硬件和软件的结构模型[J];现代电子技术;2004年08期 |
4 |
;精品出版快讯[J];中国数据通信;2001年03期 |
5 |
李小强,全庆一;采用软件无线电结构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J];电信快报;1999年03期 |
6 |
符啸;鞠建波;陈建勇;;基于DSP的数字下变频软件实现[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7 |
;美立法限制开源无线软件[J];软件世界;2007年14期 |
8 |
黄红兵;曹敦;吴志敏;;软件无线电中的A/D转换技术研究[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
9 |
罗文波,王丽敏,杨翠娥;小波分析在调制信号自动识别中的应用[J];仪器仪表用户;2004年02期 |
10 |
罗奎;黄葆华;;软件无线电实验系统中内插器的设计、仿真及其FPGA实现[J];军事通信技术;2007年04期 |
11 |
张建成;;基于高效形态滤波新算法的AM解调[J];通信技术;2009年06期 |
12 |
李擎;全厚德;陈明;;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教学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年12期 |
13 |
魏峥;周春晖;赵明;;基于高性能DSP的软件无线电平台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02期 |
14 |
张旭;孙鹏勇;;基于并元加性群正交码的软件实现[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年S1期 |
15 |
张松华;何怡刚;;RFID调制信号自动识别方法的研究[J];计算机科学;2010年09期 |
16 |
李颖华,蔡超时,宋宜纯;调频高速数据多工广播系统数字处理——软件无线电范畴的解码器仿真[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
17 |
巴海涛;许锐锋;关建新;;软件无线电的软件开发技术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08年03期 |
18 |
佐磊;何怡刚;李兵;侯周国;肖迎群;;RFID调制方式测试方法的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11期 |
19 |
朱云龙;;再论基于LBS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J];中国电子商情(通信市场);2006年10期 |
20 |
吴乐南;基于多媒体PC的软件接收机[J];电子工程师;1999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