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空间信息用户模型分析研究
【摘要】:自适应空间信息可视化(Adaptive Geovisualization)理论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其中涉及许多基础理论研究。本文主要论述自适应空间信息可视化中自适应空间数据库的概念、设计等研究成果,并详细介绍了自适应空间数据库的实现方法。自适应空间信息可视化理论的需求是在实际应用中产生的。随着空间信息应用的领域不断拓展,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地图制图、浏览、查询的工具。但是,目前这些工具的操作对于一般用户来说,学习和使用起来过于复杂。认识到空间信息对于普通用户易用的重要性,本文探讨了自适应空间信息可视化中的空间数据库的设计问题。由于用户的背景信息(如年龄、性别、技能、语言)和使用空间信息的目的各异,不同用户可能需求同一空间数据库中的不同数据集。建立由三个维度组成的自适应空间数据库:地理位置、内容分类、分层信息,所以,每个数据集的调用请求可以用一个独立的三元组来描述,同时也对应着自适应空间数据库三维空间中的一个点。这些点和调用频度可以在自适应机制中记录下来,作为用户行为的个性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以此建立不同的用户模型。用户模型的分类将进一步确定用户的行为模式和空间信息表达的自适应策略。自适应空间数据库具有动态调整的机制,可以根据使用模式来自动找出更智能化的数据组织结构,所以,随着用户的使用次数越多,空间数据库将越适应用户的使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