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织网络与广义回归网络耦合的副热带高压指数预测
【摘要】:利用亚洲夏季风系统中各成员变化活动与西太平洋副高存在的不同程度的时延相关性,从1995~2004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中,提取了亚洲夏季风系统各成员变化活动的特征指标及其对应的超前三候的西太平洋副高(简称副高)面积和脊线指数。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自组织网络与径向基函数网络串级耦合的副高指数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用自组织网络对各指标样本按其自身相似原则进行无监督分类,随后用广义回归网络分别对分类出的各指数样本子集进行有监督的训练建模和预测。模型的预测试验结果表明:副高指数的预测结果与其实际值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89,明显优于单一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效果。
|
|
|
|
1 |
叶笃正,杨广基,王兴东;东亚和太平洋上空平均垂直环流——(一)夏季[J];大气科学;1979年01期 |
2 |
袁恩国;夏季经圈环流的调整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的关系[J];大气科学;1981年01期 |
3 |
林本达,缪锦海;1977年出梅时期副高北跳过程的动力学分析[J];大气科学;1981年03期 |
4 |
陈烈庭;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赤道东部海温的相互作用[J];大气科学;1982年02期 |
5 |
曾庆存,张邦林;论大气环流的季节划分和季节突变 Ⅰ:概念和方法[J];大气科学;1992年06期 |
6 |
黄荣辉,孙凤英;热带西太平洋暖池的热状态及其上空的对流活动对东亚夏季气候异常的影响[J];大气科学;1994年02期 |
7 |
应明,孙淑清;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热带海温异常响应的研究[J];大气科学;2000年02期 |
8 |
刘平,吴国雄,李伟平,刘屹岷;副热带高压带的三维结构特征[J];大气科学;2000年05期 |
9 |
龙振夏,李崇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正异常对西太平洋副高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大气科学;2001年02期 |
10 |
张韧;基于前传式网络逼近的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的诊断预测[J];大气科学;2001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