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Stephen陈泽成  
【摘要】:人类遗产顾名思义是过去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得以保存下来的物质或非物质成果,其对当地、地区以至全球的社区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人类遗产应作为当代的财产或资源来珍惜保护,并加以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必须重新认识两者之间的本质关系和被误读的表面现象。人类遗产的保护不应被视为发展的障碍,恰恰相反,它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其使命是:"作为当代和将来保护和加强历史环境的手段,提供管理变化的框架,发挥其更广阔的社会和经济价值以促进机制之建立,创造可持续的环境和社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辉;;刘荣逵:再探“真冷”世界[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1年07期
2 ;《尔玛西惹木》(羌族酒歌)[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3 和军;谢倩;;东北线型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年03期
4 吴美萍;;国际遗产保护新理念——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探析[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5 刘先觉;;城市建设与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及其解决策略[J];中国名城;2011年08期
6 ;部分大师脸谱[J];中国黄金珠宝;2011年04期
7 邓禅娟;;当代工业遗产保护亟需拓宽征集内涵——以东莞展览馆工业藏品征集为例[J];大众文艺;2011年15期
8 江东;;在日本 看“非遗”[J];舞蹈;2010年06期
9 ;沙溪简介[J];大理文化;2011年08期
10 郑园园;张金江;史克栋;赵章云;;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看看国外怎么做[J];科技与企业;2003年09期
11 单霁翔;;实现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理念的进步[J];现代城市;2008年03期
12 戴湘毅;徐敏;;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地理学研究——中国地理学界遗产专题首次学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9期
13 王欣;邹统钎;;遗产地旅游业退出的补偿机制框架探讨[J];世界遗产;2010年02期
14 董在林;;浅谈乔家大院的保护利用与可持续发展[J];文物世界;2011年04期
15 丹尼尔·埃利;张倩;;ISPAN在记忆修复中的作用[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10年04期
16 黄雪晖;;岭南走廊文化线路遗产保护初探[J];韶关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17 ;《守候》 耿莹女士书画作品[J];中国绿色画报;2011年06期
18 ;满族枕头顶刺绣中的二人转[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4期
19 ;水下考古打捞 彰显综合国力[J];珠江水运;2010年09期
20 荣仁;海平;雪涌;;回顾申遗路 腾飞会有时——申遗之后看泰宁[J];世界遗产;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Stephen;陈泽成;;人类遗产再利用的本质与表面——促进可持续发展[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人类遗产对文明进步的启示”考古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2 高大伟;李妍;;中国山水哲学与园林遗产保护[A];2009北京生态园林城市建设[C];2010年
3 冯骥才;;担当起文化救灾的责任——在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座谈会上的讲话[A];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C];2008年
4 曹新;;风景遗产概论[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5 潘运伟;杨明;;濒危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与时间演变[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周宝国;;让世界遗产世代传承[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7 龚坚;;从国家与地方看民间文化遗产化的实践[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8 何依;孔惟洁;;基于“部分经营权转移”的遗产保护与控制研究——以慈城古县城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谢凝高;;西部大开发中的遗产保护[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10 吴世光;;开发与利用是遗产保护的基础[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彦;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钟经纬;中国民族地区生态博物馆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余压芳;生态博物馆理论在景观保护领域的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4 朱强;京杭大运河江南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D];北京大学;2007年
5 蔡晴;基于地域的文化景观保护[D];东南大学;2006年
6 李东晔;从“租界”到“风情区”[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赵逵;川盐古道上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张政伟;乡土建筑遗产自治保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马翀;濒危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策略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10 李连璞;遗产型社区属性剥离与整合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巍;济宁市曲阜、邹城文化片区文化遗产的关联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2 陈娜;四川省城市化过程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曹娟;原真性概念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4 李明;山东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靳秒;大运河遗产小道的美学意义[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鲁政;皖南宏村遗产保护的调查与研究[D];江南大学;2004年
7 岳邦瑞;华山风景名胜区华麓区规划研究——特点·问题·对策[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8 王莉;平遥古城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9 范玉仙;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保护与旅游管理模式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10 高婉斐;隋唐大运河开封段遗产保护与展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斌实习生 耿育;非物质遗产念起“生意经”[N];解放日报;2007年
2 徐嵩龄;瓷遗产·瓷产业·景德镇发展战略[N];中国文物报;2011年
3 欣华;非物质遗产商业化运作拉开帷幕[N];今日信息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张志刚;专家建言山西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N];发展导报;2010年
5 见习记者 王婧姝;世界记忆遗产保护旨在古为今用[N];中国民族报;2005年
6 世界遗产处;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培训研讨会在京召开[N];中国文物报;2008年
7 记者 徐蕴海 张晓亮;百余专家在苏论遗产保护[N];苏州日报;2008年
8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黄明玉;以价值为导向的遗产保护规划[N];中国文物报;2009年
9 记者 过国忠;专家建议:文化线路遗产保护要注重整体风貌[N];科技日报;2009年
10 刘修兵;文化线路成我国遗产保护“新宠”[N];西部时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