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的导向作用
【摘要】:语言测试的目的,除了检查语言教学质量以外,还有引导和指导教学的作用,这一点往往被忽视。近年来,国外语言测试界提出了"反拨效度"的概念,指测试对于教学可能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反拨作用。本文借鉴测试反拨理论,思考全国俄语专业四、八级水平测试对俄语教学的导向作用。俄语专业四、八级测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也在日益提升。但是,两项考试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涉及到考试大纲、命题、考务、阅卷等多个环节。不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影响到考试的效度和信度,也就谈不上测试对教学的正反拨作用。促就反拨作用实施的因素,最重要的是题型的选择和设计。这个问题实际上反映了语言观,如把语言看作知识,则可以通过离散性的客观题型来考核,如把语言看作是交际工具,则宜采用综合性的主观题型,以尽可能贴近现实生活的语言使用。现行的俄语四、八级测试大纲中,测试语句的题型较多,而考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题型较少,如以单句形式出现的语法和词汇题量很大,而以语篇形式出现的听力和阅读题量较少。从语言学的发展历史来看,自20世纪中期开始,语言学的重心逐渐由语言转向言语,即更加注重于语言的运用方面,功能主义的兴起就可以看出这个趋势。学习外语不同于母语习得。孩童在获得母语技能的过程中,从发展顺序看,听说先于读写。而外语学习则不然,听说读写同时起步。而且听还要落后于读。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听力训练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的四级考试,在测试听力的问题上,一个是所占比例过小(只有10道题,占比重l0%),另一个是体裁略显单调,记叙性短文比例过大,还有就是对话比例偏小。"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外语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阅读的最大特点是语篇性。人们读的东西,从来都不会是单个的词句(浏览报纸标题除外),而是连贯的语篇。目前的俄语专业四级大纲中,阅读理解只有10道题,占全部题量的10%。这个比重离语言运用的要求相去甚远,更谈不上积极的导向作用。因此,有必要较大幅度提高阅读理解板块所占的比例,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负反拨作用可能导致应试教育,并由于"考试计划大大地压缩了教学时间",甚至"扭曲了课程"。为了把副作用最小化,我们一直努力淡化考试影响,包括淡化分数和证书意义,不做各校的排名。为此在今后向学生通报成绩时,除了报告总分和分项分以外,还将包括每道试题的对错,真正达到考试促进学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