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及其调查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而随着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个古老的国度在全球化趋势的背景下,更是以不可阻挡的蓬勃气势日新月异地向世界展示着自己的魅力。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汉语方言的融合和消亡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加速现象。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其方言的分歧程度也是首屈一指的。为了消除交际障碍给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政府从50年代开始实行"推广普通话"的政策。这一政策无疑是积极的,而且卓有成效。统一的语言为国家的建设所准备的软条件是任何时候也不能轻视和忽略的。然而我们也要看到,一体化政策往往缺乏弹性,如果没有相应的措施加以制衡,时间长了以后难免要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作为最重要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语言,它的保护已经引起了许多国家、民间团体和学者的重视。丰富的汉语方言是中华文化多样性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在汉语方言的生存环境日益严峻的今天,如何让普通话和方言和谐共存,如何让各地方言顺畅地世代传承,在保证全民交际无障碍的同时又能很好地保护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已经成了一个紧迫的课题,它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引起重视,也需要学术界和民间人士的积极参与。《汉语方言及其调查研究》一文立足于上述背景,对现代汉语方言的基本情况做一个概括的介绍,并对今后的调查研究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全文分四节:一、现代汉语及其方言;二、现代汉语分布概况;三、过去方言调查工作的回顾;四、机遇和挑战——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汉语方言调查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