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罗贻岭;对隧道岩爆现象的一些认识[J];力学与实践;1980年04期 |
2 |
谭以安;岩爆类型及其防治[J];现代地质;1991年04期 |
3 |
马少鹏,王来贵,章梦涛,李功伯;加拿大岩爆灾害的研究现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8年03期 |
4 |
王贤能,黄润秋;动力扰动对岩爆的影响分析[J];山地学报;1998年03期 |
5 |
徐林生,王兰生,李天斌,徐进,靳晓光;二郎山公路隧道岩爆特征与预测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9年02期 |
6 |
刘长礼,曾宥;6.瑞典中部格林基斯伯格铁矿的岩爆序列研究(2)[J];国际地震动态;1995年10期 |
7 |
徐曾和,徐小荷,陈忠辉;粘弹性顶板岩层下煤柱岩爆的尖点突变与滞后[J];力学与实践;1996年03期 |
8 |
郭建民;7.瑞典中部格林基斯伯格铁矿的岩爆序列研究(3)[J];国际地震动态;1995年10期 |
9 |
董志高,吴继敏,刘成君;地下洞室岩爆预测计算方法综述[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2年02期 |
10 |
邹成杰;地下工程中岩爆灾害发生规律与岩爆预测问题的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2年04期 |
11 |
张斌,符文熹,任光明,聂德新;深埋长隧道岩爆的预测预报及防治初探[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9年01期 |
12 |
张斌,符文熹,聂德新,任光明;影响深埋长隧道岩爆的主要因素分析[J];山地学报;2000年S1期 |
13 |
谢勇谋,李天斌;爆破对岩爆产生作用的初步探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年01期 |
14 |
贾愚如,黄玉灵;地下洞室中岩爆对策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1年01期 |
15 |
徐林生,王兰生;岩爆类型划分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0年03期 |
16 |
谭以安;关于岩爆岩石能量冲击性指标的商榷[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2年02期 |
17 |
王建富;3.加拿大安大略工业岩爆计划[J];国际地震动态;1995年10期 |
18 |
王元汉,徐钺,谭国焕,李启光;岩爆的剪切滑移机理分析[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
19 |
左文智;北京西山地区地应力场特征及地质灾害关系研究[J];北京地质;1997年04期 |
20 |
杨莹春,诸静;物元模型及其在岩爆分级预报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年0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