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圆管内流动CHF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核反应堆系统中CHF(临界热流密度)的发生直接决定了反应堆运行工况的最高界限,因此掌握CHF特性至关重要。采用反映系统序列间正、负相关性的灰色关联度量化模型,对比分析了圆管内水在强迫循环及自然循环两种循环模式下,质量流量及当量直径对CHF发生的影响。对发生CHF的影响因素的掌握为分析CHF发生机理创造了条件,进而为反应堆的安全分析奠定理论基础。
|
|
|
|
1 |
潘良明,辛明道,冉景煜,张力,伍成波;不同加热方式下狭窄垂直矩形流道中的近壁情况[J];热科学与技术;2003年01期 |
2 |
刘同先;曹欣荣;赵禹;;MCNP在临界计算中的影响因素分析[J];核科学与工程;2008年01期 |
3 |
陈军,杨燕华,廖建如,赵华;圆管临界热流密度的流体模化[J];核动力工程;2003年04期 |
4 |
陈炳德;水和氟里昂在垂直管内上升和下降流动时的CHF值及流动方向因子[J];原子能科学技术;1993年02期 |
5 |
王小军;陈炳德;黄彦平;;棒束通道CHF预测方法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01期 |
6 |
陈炳胜;匡波;路璐;;基于RELAP5平台的LOCA评估程序中喷放模型与CHF模型的修改与验证[J];核动力工程;2007年05期 |
7 |
谢海燕;蔡琦;蒋卫民;张军;陈玉清;;船用堆小破口失水事故处置的影响因素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0年S1期 |
8 |
冯建鸿;卢铁城;吴卫东;黄勇;魏胜;唐永建;;ICF靶用微球弹跳的影响因素分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8年09期 |
9 |
侯德毅;;压水堆核电站主设备安装关键路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核电;2008年04期 |
10 |
;《中国核电》总目录[J];中国核电;2008年04期 |
11 |
马文彦;裴永泉;田晨扬;张全虎;付广智;左广霞;彭雪星;郑耿乐;;BH1324C型单路α谱仪系统能量分辨率影响因素分析[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9年06期 |
12 |
代守宝;彭敏俊;;一体化压水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运行特性影响因素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1年01期 |
13 |
熊先才,钟先信,肖沙里,高洁,段绍光,杨国洪;双通道椭圆弯晶谱仪分辨率的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0期 |
14 |
刘敏珊;刘彤;董其伍;;蒸汽发生器U形传热管动态特性影响因素分析[J];核动力工程;2008年02期 |
15 |
李传杰;;核污染扩散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适用模型[J];科技信息;2011年07期 |
16 |
刘扬;林晓玲;蔡琦;;核动力装置活化构件放射性存留量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J];核动力工程;2011年04期 |
17 |
廖义香,秋穗正,郭玉君,贾斗南;200MW核供热堆余热排出系统排热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1年05期 |
18 |
;《辐射防护》2010年第30卷总目次[J];辐射防护;2010年06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