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边缘盆地CO_2成因及运聚特征与资源化利用
【摘要】:南海北部边缘盆地CO_2资源丰富,CO_2成因类型多,依据CO_2通常的成因判识与划分参数及标准(δ~(13)C_(CO2)和~3He/~4He),可将其划分为壳源型(有机和无机)、壳幔混合型及火山慢源型等3型4类。该区CO_2运聚规律复杂,壳源型岩石化学成因及壳幔混合型成因CO_2资源丰富储量规模巨大,主要富集于南海北部边缘西区走滑伸展型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带浅层,具有平面上分区分块、纵向上分层分带的多期运聚充注的成藏规律,且受控于泥底辟热流体上侵活动与巨厚海相含钙砂泥岩的物理化学综合作用;火山幔源型成因CO_2在该区资源规模相对较小,多分布在南海北部边缘盆地东区,即琼东南盆地东部Ⅱ断裂带周缘和珠江口盆地深大断裂发育区,且主要受控于火山幔源岩浆脱排气活动所提供的CO-2气源与深大断裂导气输送系统的有效配置。根据油气勘探程度,迄今南海北部CO_2资源规模已逾万亿立方米,居国内之首,故颇具勘探潜力与综合开发利用前景。因此,如何综合开发利用好这种储量规模巨大的CO_2资源,充分发挥其市场经济价值,促进和加快其资源化利用的进程和步伐,这是该区目前天然气勘探开发与综合利用所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重大科技攻关课题,期望能够得到和引起有关科技决策部门及专家们的关注与重视!
|
|
|
|
1 |
徐永昌;我国80年代气体地球化学研究[J];沉积学报;1992年03期 |
2 |
何家雄,黄火尧,陈龙操;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发育演化与油气运聚机制[J];沉积学报;1994年03期 |
3 |
郑晔,滕吉文;随县—马鞍山地带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及郯庐构造带南段的某些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1989年06期 |
4 |
尹周勋,赖明惠,熊绍柏,刘宏兵,滕吉文,孔祥儒;华南连县─博罗─港口地带地壳结构及速度分布的爆炸地震探测结果[J];地球物理学报;1999年03期 |
5 |
郑晔,滕古文;中国东部随县─启东地带上地幔结构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1994年04期 |
6 |
滕吉文,胡家富,张中杰,王爱武,孙小丽,杨占寿,杨顶辉,万志超;中国西北地区岩石层瑞利波三维速度结构与沉积盆地[J];地球物理学报;1995年06期 |
7 |
任纪舜,牛宝贵,刘志刚;软碰撞、叠覆造山和多旋回缝合作用[J];地学前缘;1999年03期 |
8 |
刘和甫,夏义平,殷进垠,尚培乐;走滑造山带与盆地耦合机制[J];地学前缘;1999年03期 |
9 |
傅昭仁,李紫金,郑大瑜;湘赣边区NNE向走滑造山带构造发展样式[J];地学前缘;1999年04期 |
10 |
戴金星;中国东部和大陆架二氧化碳气田(藏)及其气的类型[J];大自然探索;199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