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式节流制冷器的研制分析
【摘要】:本文介绍了节流制冷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过程,辅以惩罚函数法的优化方法设计了闭式节流制冷器的两种结构形式,并对这两种结构形式的节流制冷器进行了性能对比分析,给出了它们的应用场合。
|
|
|
|
1 |
李家鹏;陈晓屏;陈军;;微型节流制冷器启动时间的理论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9年01期 |
2 |
姚青华;;锥形自调式节流制冷器的应用研究[J];激光与红外;2012年09期 |
3 |
江庆;徐海峰;杨海明;陈臣;;一种节流制冷器的研制[J];低温与超导;2012年12期 |
4 |
吴沛宜;微型节流制冷器[J];低温与超导;1985年04期 |
5 |
常兆祯;自调式节流制冷器特性及应用[J];红外与激光技术;1994年05期 |
6 |
王三煜;自调式节流制冷器充气腔分析[J];红外与激光技术;1994年05期 |
7 |
杨凤娟;微型节流制冷器的发展与应用[J];红外与激光技术;1995年05期 |
8 |
赵杰;陈晓屏;周建;郭亚文;韩武林;;微型节流制冷器氮气氩气超高压供气系统设计[J];低温工程;2006年04期 |
9 |
李家鹏;陈晓屏;陈军;陶星临;邢一山;;红外用微型节流制冷器温度采集系统[J];红外技术;2008年05期 |
10 |
周赞熙;郭晓光;;红外系统节流制冷器用氮气纯度的试验研究[J];中国航天;2010年09期 |
11 |
纪国林;液氮—氖(氢)节流制冷器[J];低温与超导;1987年03期 |
12 |
周赞熙,李中民,涂平;节流制冷器与锑化铟探测器匹配实验研究[J];低温与超导;1992年03期 |
13 |
周赞熙,李中民;红外探测器/节流制冷器组件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简述[J];低温与超导;1993年04期 |
14 |
陈炜;测温二极管在节流制冷器温度监控中的应用[J];红外技术;1998年01期 |
15 |
王三煜;;节流制冷器用记忆合金研究[J];低温与超导;2009年05期 |
16 |
杨海明,刘志峰,柯尊忠,陈恒良,刘晴,仰叶,朱魁章,罗智;Su-xx光学雷达节流制冷器的优化设计[J];制冷学报;2002年04期 |
17 |
王田刚;陈学康;曹生珠;王瑞;杨建平;吴敢;;微型节流制冷器MMR的分析与研究[J];真空与低温;2006年03期 |
18 |
周建;郭涛;陶星临;许红;;N_2-Ar混合工质在节流制冷器中的应用[J];红外技术;2009年08期 |
19 |
叶萍;常兆华;赵庆孝;徐彬凯;刘美静;;冷冻消融探针J-T节流制冷器降温特性的实验研究[J];制冷学报;2012年05期 |
20 |
高原;国外小型低温换热器的发展概况[J];低温工程;1994年02期 |
|
|
|
|
|
1 |
杨海明;陈恒良;杜文飞;;两种结构形式的节流制冷器分析[A];第八届全国低温工程大会暨中国航天低温专业信息网2007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
2 |
杨海明;陈恒良;朱魁章;杜文飞;;闭式节流制冷器的研制分析[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工科卷)[C];2005年 |
3 |
周建;郭涛;陈晓屏;郭亚文;刑一山;刘春;;节流制冷高效气路设计及试验[A];第九届全国低温工程大会论文集[C];200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