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孔泡沫金属的磁流变液阻尼材料动态响应性能研究
【摘要】:研究了基于多孔泡沫金属的磁流变液阻尼材料的动态响应,初步建立了响应时间的计算模型。与传统的剪切式磁流变液阻尼器相比,采用多孔泡沫金属储存磁流变液时,其响应时间也包括了三个部分,即从线圈通电至产生剪切转矩信号的时间、从产生剪切转矩到剪切转矩为稳态值的63.2%所需时间以及从线圈通电到剪切转矩达到稳态值所需的时间。首先对上述的三个响应时间参数进行了定义说明,通过实验研究了剪切间隙、电流以及多孔泡沫金属材料对它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从线圈中通电至产生转矩信号这段时间,采用多孔泡沫金属铜时所需的时间最短;多孔泡沫金属磁流变液阻尼材料的动态响应时间与电流有关,可以通过调节线圈内电流来控制其动态响应,综合研究表明,采用多孔泡沫金属铜时的阻尼材料具有最快的响应时间和最大的剪切转矩,并通过对实验现象和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建立了多孔泡沫金属磁流变液阻尼材料响应时间的计算模型,利用建立的计算模型,对多孔泡沫金属磁流变液阻尼材料的动态响应进行了解释。
|
|
|
|
1 |
齐强,祝世兴,蔡长青;垂直磁场圆孔型阻尼器的实验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4年01期 |
2 |
蔡植善,黄宜坚;磁流变阻尼器的应用[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3 |
关新春,李金海,欧进萍;剪切阀式磁流变液减振器磁路设计方法[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3年03期 |
4 |
李菊香;涂善东;;多孔泡沫金属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和传热分析[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
5 |
;其他[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9年17期 |
6 |
潘言全;一种新型控制阀的性能研究[J];液压与气动;2005年06期 |
7 |
郑丽;王爱明;李菊香;;热管吸液芯的研究进展[J];低温与超导;2011年04期 |
8 |
任建亭;邓长华;姜节胜;;磁流变阻尼器瞬态响应性能的研究[J];功能材料;2006年05期 |
9 |
潘登;聂菁;;工程应用中的磁流变阻尼器[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
10 |
王化培;林昌华;王大坤;;磁流变减振器原理[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年02期 |
11 |
董平,李黎,叶昆;智能磁流变(RM)阻尼器的实验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2年01期 |
12 |
熊超,郑坚,张进秋,吕建刚,高挺;磁流变智能阻尼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4年02期 |
13 |
苏彬彬,徐凯,李连进;主动式磁流变液阻尼动力吸振器的优化设计[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14 |
陈钢;汪品红;潘言全;;磁流变液控制阀在电控系统中应用的研究[J];液压与气动;2006年04期 |
15 |
岳崇勤;刘韶庆;杜伟肖;周从钜;;基于混合模式的磁流变阻尼器的工作原理[J];试验技术与试验机;2006年04期 |
16 |
岳崇勤;刘韶庆;杜伟肖;周从钜;;基于混合模式的磁流变阻尼器的工作原理[J];液压与气动;2007年03期 |
17 |
朱航;刘士军;张佑林;祁型虹;高岚岚;;改进型的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强度测试仪[J];机械工程材料;2007年06期 |
18 |
王保兵;韩江水;;MR阻尼器的特性试验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
19 |
鲁嘉;张登友;杨百炼;段宁;;磁流变阻尼器的动态性能试验研究[J];中国仪器仪表;2008年S1期 |
20 |
郭崇志;蒋贤芳;;圆盘式磁流变液离合器的有限元分析[J];机床与液压;2009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