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轰波不稳定性的自激振荡机理研究
【摘要】:爆轰波不稳定性是爆轰物理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爆轰物理研究的前沿所在。爆轰波所具有的强耦合、强非线性特点给爆轰波不稳定性研究带来相当的困难。本文提出了爆轰波不稳定性的激波诱导化学反应自激振荡机理,发展了化学反应流中的激波动力学方法,从理论上证明了在特定情况下,激波诱导化学反应会形成一类二阶非线性振荡器。激波诱导化学反应振荡器形成的必要条件是:激波压缩形成的亚声速流动的存在;亚声速流动通过化学反应加热加速至声速面的出现。
|
|
|
|
1 |
周建辉;孙新利;聂虎;王克军;;基于修正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的爆轰波对金属球壳的压强数值模拟[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9年04期 |
2 |
刘好全;何洋扬;张洋溢;;爆轰波斜入射金属材料的模拟计算[J];爆破器材;2009年06期 |
3 |
胡宗民,孙宇峰,郭长铭,张德良;气相爆轰波传播特性的数值模拟及实验对照[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5年02期 |
4 |
孙宇峰,张德良,胡宗民,姜宗林;氢氧爆轰波在变截面扩张管道中传播的数值模拟[J];爆炸与冲击;2004年05期 |
5 |
何洋扬;龙源;;B炸药爆轰波拐角传播的三维数值模拟[J];火炸药学报;2007年02期 |
6 |
王春;姜宗林;胡宗民;韩桂来;;散心柱面胞格爆轰演化数值研究[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8年11期 |
7 |
李志鹏;曾贵玉;刘兰;蒋治海;谯志强;黄毅民;;TATB微观结构对炸药爆轰波传播性能的影响[J];爆炸与冲击;2009年06期 |
8 |
张万甲;吴强;刘光祚;;高-低爆速圆板炸药串联爆轰引起平面爆轰波的变凸现象[J];爆炸与冲击;2007年03期 |
9 |
董刚;范宝春;;气相爆轰模拟的动态存储/删除算法[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
10 |
邵业涛;王健平;;连续爆轰发动机的二维数值模拟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09年05期 |
11 |
姜洋;孙承纬;李平;柏劲松;;一点起爆半球形装药装置中散心爆轰波传播的数值模拟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10年01期 |
12 |
洪滔;林文洲;秦承森;;悬浮RDX炸药粉尘爆轰的数值模拟[J];高压物理学报;2010年01期 |
13 |
沈伟,杜扬;甲烷-空气爆轰波传播的数值模拟[J];力学与实践;2003年04期 |
14 |
王昌建;徐胜利;费立森;郭长铭;;弯管内爆轰波传播的流场显示和数值模拟[J];力学学报;2006年01期 |
15 |
董刚,范宝春,叶经方;简化CH_4/O_2/N_2基元反应模型在爆轰模拟中的应用[J];计算力学学报;2005年04期 |
16 |
邵业涛;王健平;唐新猛;石天一;;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流场三维数值模拟[J];航空动力学报;2010年08期 |
17 |
潘振华;范宝春;归明月;张旭东;;流动系统中爆轰波传播特性的数值模拟[J];爆炸与冲击;2010年06期 |
18 |
李晓刚;焦清介;温玉全;;超细钝感HMX小尺寸拐角装药爆轰延迟时间研究[J];含能材料;2008年05期 |
19 |
温玉全,焦清介,蔡瑞娇,李国新,刘淑珍;橡皮炸药沟槽通道爆轰波传播特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S1期 |
20 |
谭多望;方青;张光升;何智;;常温下JB-9014钝感炸药的DSD参数研究[J];高压物理学报;200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