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汽两相流中气泡粒径与浓度分布的数字图像测量方法研究
【摘要】:在摘要中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技术方案和研究成果,小四宋体。水气两相流动既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也是环境、水利、化工、能源、材料等工程及工业领域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流动现象。例如水利工程中的掺气水流可以用来减免泄水建筑物的空蚀破坏;化学工程中的水气两相流动可以加速反应装置中的物质混合、热量交换、以及化学反应过程;环境工程中可以采用水气两相流动控制水库和湖泊中的分层结构以及改善水质。水气两相流中气泡尺寸及浓度测试也是工程中非常关心的问题,如在化学反应装置中气泡直径及浓度分布直接决定着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混合以及热量交换的效率,水利工程中掺气浓度的分布与大小直接关系到泄水建筑物的安全运行。因此对气泡尺寸及浓度进行测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本文根据数字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对所拍气泡流动图像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动态阈值分割方法,该法有效克服了图像照度不均匀的影响,提高了气泡图像的识别率与测量精度,探讨了气泡型心定位,粒径及浓度的测量计算方法。
|
|
|
|
1 |
黄朝明;于洪亮;关德林;李国宾;;基于CWT二次图像的缸套-活塞环摩擦振动分析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10年12期 |
2 |
周红娟;周云龙;;粒子群优化增强大津法的气泡分割方法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
3 |
张凯;林建忠;聂德明;;突扩管流中微米颗粒分离效率的研究[J];力学学报;2010年04期 |
4 |
王光谦,倪晋仁;再论悬移质浓度垂线分布的两种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91年04期 |
5 |
梁栋,张海英;建筑环境中有害气体扩散及分布的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6 |
武文华;李锡夔;;多孔介质中含均相/非均相反应传质过程数值模拟[J];岩土力学;2008年05期 |
7 |
樊靖郁;王道增;张燕;;浅水横流中异重冲击射流的大尺度涡结构[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6年03期 |
8 |
杨帆;方贵银;张曼;吴双茂;;动态冰浆流动的浓度分布及粘性研究[J];低温与超导;2008年03期 |
9 |
王兵;刘毅;王希麟;;两相圆湍射流大颗粒调制作用的PDPA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年07期 |
10 |
董刚;陈卫;范宝春;李鸿志;;圆锥爆轰波驻定的数值研究[J];弹道学报;2010年01期 |
11 |
刘慈群,杨玠,刘毓湘;溶质输运问题的数值反演解[J];力学与实践;1986年05期 |
12 |
董飞,刘大有;关于风沙层中颗粒垂向浓度分布规律等的思考[J];力学与实践;1997年06期 |
13 |
祁海鹰,李宇红,由长福,刘双科,徐旭常;颗粒相流动边界条件对其浓度分布的影响机制[J];力学学报;2001年05期 |
14 |
杨斌;王元;张洋;;风沙流中气固两相速度场的PIV-PLIF测量[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
15 |
王兵;刘毅;王希麟;;颗粒粒径和气载比改变时湍流调制的变化[J];航空动力学报;2009年08期 |
16 |
董刚;范宝春;;气相爆轰模拟的动态存储/删除算法[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
17 |
许晔,姚承范,朱营康;固粒直径对含尘风机磨损恶化规律的影响[J];应用力学学报;1995年04期 |
18 |
马保吉,朱均;SiC_p含量与粒径对SiC_p-Al/无石棉有机摩擦材料摩擦学特性的影响[J];西安工业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
19 |
邱建荣,马毓义;用PDA测量两相湍流流场时固体粒子的选择[J];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1994年01期 |
20 |
高泰荫,郭伯伟,王国恒;管流与环缝入流的管内合流特性──等温浓度场与紊流特性实验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