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适应逆控制的空间桁架结构振动主动控制
【摘要】:空间桁架结构在航天工程中被广泛采用,如运载火箭仪器舱、人造卫星天线、星箭接口支架、空间站骨架结构、有效载荷的支撑平台等。由于特殊的工作环境,在轨运行的空间桁架结构必须满足特定的稳定性和振动的要求,决定了对其进行有效振动控制的必要性。这类结构具有柔性大,固有频率低,模态密集,模态耦合,阻尼小,质量轻等特性,传统的控制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系统的强鲁棒性、高精度和高可靠性要求。因此,需要发展振动主动控制方法,其中采用智能元件或功能材料进行主动控制来抑制空间桁架结构的振动是最重要的一个研究内容,并成为近年来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在国外,尤其是美国和欧洲,在航天领域的智能结构技术研究已经开始步入实用阶段,特别是在航空航天结构振动主动控制以及健康诊断监测方面的应用较为广泛。目前我国用于航天工程的智能结构振动控制技术和现阶段快速发展的航天事业很不相称,和航天器研制的需求也脱节。为了提高我国新型航天器的竞争力,十分有必要对航天器智能结构振动控制技术进行实用性研究。基于以上考虑,论文以航天工程为研究背景,设计了空间智能桁架结构,提出一种基于ε-滤波RLS算法的自适应逆控制结构,分析了结构的收敛性,并将基于ε-滤波RLS (Recursive Least Squares)算法的自适应逆控制结构引入空间桁架结构的振动主动控制中,完成了结构振动的主动控制实验研究。空间智能桁架结构的振动主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ε-滤波RLS算法的自适应逆控制方法在空间桁架结构的振动主动控制中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本研究为即将开展的航天器智能结构设计与控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
|
|
|
1 |
古渊,陈伟民,唐军,石荣,黄尚廉;柔性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的气浮机动台实验系统[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6期 |
2 |
邱金波,丁汉;旋转圆盘振动主动控制理论及实验研究的发展[J];机电工程技术;2003年02期 |
3 |
殷学纲,戴克良;柔性杆梁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的有限元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
4 |
余海,钱林方,郭治,程相权;身管振动主动控制中传感/作动器的位置优化[J];弹道学报;2000年04期 |
5 |
邱清水,于建华;振动主动控制的逆系统方法[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3年03期 |
6 |
马扣根,JoergMelcher;智能桨叶振动自适应控制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
7 |
赵国迁;;几种典型的主动控制动力吸振器[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6年05期 |
8 |
耿英;方勃;耿辉;范红;;压电材料在振动主动控制中的应用[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7年05期 |
9 |
胡宗武;机械结构振动主动控制发展综述[J];机械强度;1995年02期 |
10 |
袁树清,赵玉成,许庆余,张陵;采用压电材料的振动主动控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08期 |
11 |
李奕阳,任礼行,林逸,陈敬育;振动系统在不可测干扰作用下的主动控制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1999年01期 |
12 |
邓国红;邢峰;欧健;张光辉;;基于压电陶瓷的轿车车身振动主动控制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0年02期 |
13 |
殷学纲,李宾,李玉刚,黄尚廉;点式压电智能柔性板振动主动控制的建模与仿真[J];噪声与振动控制;1999年05期 |
14 |
王大庆,陈天宁,浦金欢;电火花线切割机丝振动神经网络主动控制的研究[J];电加工与模具;2000年01期 |
15 |
刘永寿,支希哲,顾致平,朱西平;转子系统振动的灰色关联控制方法研究[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4年03期 |
16 |
曹青松;王顺发;;基于电磁阻尼器振动主动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8年03期 |
17 |
郝志勇,曾子平;部分施控振动系统的最优主动控制[J];天津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
18 |
田晓耕,张元冲,沈亚鹏,陈儒;支架振动主动控制的实验研究[J];实验力学;1998年02期 |
19 |
石荣,陈伟民,朱永,封君,唐军,古渊,黄尚廉;柔性梁振动主动控制的压电控制技术研究[J];压电与声光;2000年02期 |
20 |
屈文忠,艾春安,孙进才,邱阳;宽带振动主动控制的模糊自适应控制方法[J];机械强度;200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