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分布动载荷识别的频域方法
【摘要】:本文运用频域法在广义正交域中识别二维分布动载荷。基于数学拟合理论,二维动态载荷在广义正交域中可分解为二维正交函数的级数形式,未知的二维分布动载荷可就可以表示为各阶正交基函数线性叠加,这时未知的复杂分布动载荷的识别就可以转化为简单的正交拟合系数的识别。根据线性系统的叠加原理,将待识别载荷的分解基函数看成已知分布动载荷作用于结构时,结构的响应与待识别载荷作用下结构的响应呈线性关系。只要结构实测的响应点数大于待识别的系数,就能求出各系数,因而就可以识别分布动载荷。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该方法能有效识别二维分布动载荷,且能与有限元方法结合,识别复杂结构上的分布动载荷。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通用性,能简单方便运用于工程结构,能很好地抑制噪声的干扰。仿真试验说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识别精度。进一步的试验验证了该方法工程适用性。
|
|
|
|
1 |
朱位秋;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非线性与随机结构动力学讨论会简介[J];力学进展;1999年04期 |
2 |
沈海宁;杨亚平;;关于结构动力学中精细积分法的研究[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
3 |
吴卫国,吴学仁,杨平,王发祥;大型钢桁架模型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1994年01期 |
4 |
汪晓虹,周传荣;组合桁架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及模态综合[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
5 |
张令弥;结构动力学中传递函数与模态参数识别[J];固体力学学报;1982年01期 |
6 |
李书,王波,胡继忠;结构动力学逆特征值问题的同伦解法[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4年05期 |
7 |
富明慧;廖子菊;刘祚秋;;结构动力方程的样条精细积分法[J];计算力学学报;2009年03期 |
8 |
周翔;李俊峰;;利用弹簧-质量系统抑制梁上任意点的振动[J];力学与实践;2007年02期 |
9 |
穆歌,毛保全,闫述军;动力学优化设计的发展综述[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03年S1期 |
10 |
张天舒,方同;组合系统在限带白噪声激励下的均方响应[J];应用力学学报;1989年03期 |
11 |
向锦武,张呈林,周传荣,张阿舟;有频率、振型节线位置要求的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J];计算力学学报;1995年04期 |
12 |
徐恩彤;结构动力学方程的二次加速度积分法[J];计算力学学报;1995年04期 |
13 |
张境洁;郭东方;王天峰;易亚敏;宋研;毛晨曦;;结构动力学原理演示结构模型开发及测试[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年11期 |
14 |
邓焱;;实验密切配合设计——结构动力学的研究重点[J];国际学术动态;2005年02期 |
15 |
于开平,李静,杨利芳,邹经湘;求解结构动响应的两种有渐进消去特性的算法[J];工程力学;2004年04期 |
16 |
王德明;盖秉政;;结构刚度函数识别的一个途径[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5年12期 |
17 |
罗漳平,向锦武;结构动力学模型修正的一种参数型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年07期 |
18 |
李永莉;赵志岗;侯志奎;;卷积型加权残值法求解薄板的动力学问题[J];工程力学;2006年01期 |
19 |
王大钧;;结构动力学中的特征值反问题[J];振动与冲击;1988年02期 |
20 |
方同,张天舒;演变随机激励下线性结构的非平稳响应特性[J];振动工程学报;198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