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单元法研究进展及应用综述
【摘要】:岩体是一种高度非线性、非连续的介质,从现代工程规模来看,需要对其物理力学性质有一个比较好地认识。相比而言,数值模拟就是一个比较好的认识工具,因为其具有时间短、费用低、简单易行等优点。讨论了连续介质数值方法应用于非连续介质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非连续介质数值方法更加适合非连续介质。介绍了非连续介质数值方法中应用比较广泛、发展比较成熟的离散单元法的基本情况,比较详细地阐述了离散单元法中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详细地介绍了离散单元法的研究进展,对其应用也做了相关的介绍,最后进行归纳总结,探讨了离散单元法今后发展的几个方向。
|
|
|
|
1 |
别社安,姜长杰;离散单元法与港口和海岸工程中的非连续介质问题[J];海洋通报;1999年02期 |
2 |
金仁祥,晏鄂川,刘汉超;麻柳嘴滑坡成因机制离散元数值模拟[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0年01期 |
3 |
肖裕行,王思敬,王泳嘉;离散单元法中接触变化诱导的水头变化[J];岩土力学;1999年02期 |
4 |
林乐肃;;岩体非连续变形数值分析方法的特点及比较[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
5 |
李伟,陈天宁,胡选利,黄协清;单冲体冲击减振器的计算机模拟[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
6 |
胥良,石豫川,柴贺军,冯学钢,李祥海;K28边坡变形破坏机制的离散元模拟[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3年03期 |
7 |
姜世平;芮筱亭;洪俊;戎保;刘志军;;散粒体系统动力学仿真[J];岩土力学;2011年08期 |
8 |
李伟,朱德懋,胡选利,黄协清;不连续散粒体的离散单元法[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
9 |
陈文胜;柏署;杨燕;;离散元计算的位移控制方法[J];岩土力学;2007年07期 |
10 |
刘朋辉;魏迎奇;杨昭冬;;贵州印江岩口滑坡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年02期 |
11 |
赵小平;李渝生;陈孝兵;林富财;;澜沧江某水电站右坝肩工程边坡倾倒变形问题的数值模拟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3期 |
12 |
张国永;;落石运动的理论分析及其治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03期 |
13 |
王东;杨溢;;大型离散元软件EDEM的功能特点[J];科技成果纵横;2009年03期 |
14 |
温彤;雷杰;裴春雷;;一种离散单元法的弹性可变形颗粒模型[J];重庆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
15 |
谢莉;李渝生;曹建军;刘根亮;;澜沧江某水电站右坝肩岩体倾倒变形的数值模拟[J];中国地质;2009年04期 |
16 |
郑洲顺;王爽;郑珊;曲选辉;;基于离散单元法的粉末高速压制流动过程模拟[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0年12期 |
17 |
方磊;姜在田;项伟圆;;影响填石路堤压实施工因素的数值模拟[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
18 |
黄晚清;陆阳;;应用离散单元法研究散体微观结构[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7年01期 |
19 |
张绪涛;陆晓敏;;岩体非连续变形数值分析方法的特点及比较[J];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04期 |
20 |
桂南;樊建人;;鼓泡流化床埋管磨损量及其分布的数值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