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非线性恢复力耦合的振动系统同步与参数识别

秦卫阳  王红瑾  任兴民  
【摘要】:对于一类带非线性恢复力的外激励振动系统,建立了与之广义同步的派生系统。证明了派生系统与原系统可以达到广义同步。并且派生系统不显含时间项,因而可以自动与外激励力频率、大小变化的非线性振动系统保持广义同步。由派生系统地同步,可以识别原系统的参数。对Duffing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证明在混沌时两个系统保持着广义同步关系。并且可以由同步关系识别出原系统的阻尼比。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晓丹,张丽丽,闵乐泉;阵列动力系统广义同步的新理论及计算机模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姜德平,罗晓曙,唐国宁,翁甲强;基于超混沌Chua电路的广义同步保密通信[J];广西物理;2004年02期
3 朱洪波,肖井华,李向明;耦合映射的混沌广义同步[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4 单梁,李军,王执铨;基于统一混沌系统的广义同步[J];信息与控制;2004年06期
5 李国辉;基于观测器的混沌广义同步解析设计[J];物理学报;2004年04期
6 马忠军;刘曾荣;张刚;;离散系统的广义同步[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7年05期
7 李芳;胡爱花;徐振源;;类广义Lorenz系统的广义同步[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6年04期
8 赵德勤;刘曾荣;;基于追踪控制的混沌系统广义同步[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9 张永平;范玉军;;Julia集的广义同步[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9年04期
10 田力;孔宪明;鞠培军;;一种混沌系统的广义S同步响应系统设计新方法[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11 胡爱花;徐振源;;利用白噪声实现混沌系统线性广义同步的研究[J];物理学报;2007年06期
12 王兴元;孟娟;;超混沌系统的广义同步化[J];物理学报;2007年11期
13 李文林;沈志萍;陈秀琴;;异结构混沌系统的部分状态广义同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14 闵富红;王执铨;;分数阶混沌系统同结构与异结构广义同步[J];控制与决策;2008年09期
15 宋福磐;具有n次方非线性恢复力的系统强迫振动中的次谐波响应[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2期
16 李相朋,刘杰;基于主动控制构建线性、非线性广义混沌同步[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7 张平伟,唐国宁,罗晓曙;双向耦合混沌系统广义同步[J];物理学报;2005年08期
18 陈向荣;刘崇新;李永勋;;基于改进观测器的分数阶超混沌Chen系统广义同步[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19 敬晓丹;吕翎;;相空间压缩实现时空混沌系统的广义同步[J];物理学报;2008年08期
20 李建芬;李农;刘宇平;甘轶;;利用单驱动变量实现一类混沌系统的线性和非线性广义同步[J];物理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卫阳;王红瑾;任兴民;;非线性恢复力耦合的振动系统同步与参数识别[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段玉波;王兴柱;周鸾杰;王瑞云;邵克勇;张轶淑;;基于非线性状态观测器的混沌广义同步控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秦卫阳;王红瑾;任兴民;;非线性恢复力耦合的振动系统同步与参数识别[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刘曾荣;陈骏;罗吉贵;;用投影映射实现广义同步[A];第七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学术会议和第九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黄霞;曹进德;;参数未知超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广义同步控制[A];第25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中册)[C];2006年
6 张刚;张伟;;耦合系统的同步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李栋;郑志刚;;延时动力学系统广义同步的研究[A];全国复杂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二)[C];2005年
8 闵乐泉;;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中广义同步研究[A];2009年第五届全国网络科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方锦清;;非线性网络的动力学复杂性研究进展[A];全国复杂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一)[C];2005年
10 甘春标;;对随机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的几点看法[A];第三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慧;复杂动力网络的同步与拓扑识别[D];武汉大学;2010年
2 卞秋香;几类复杂动力网络的同步控制[D];江苏大学;2011年
3 胡爱花;混沌同步的有关问题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4 陈骏;不同系统的混沌同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4年
5 张刚;混沌系统及复杂网络的同步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6 刘树堂;2-D离散动力系统混沌控制与同步[D];华南理工大学;2002年
7 单梁;混沌系统的若干同步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8 马忠军;混沌动力学网络上的几类同步现象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9 张荣;复杂动力学网络与混沌系统的控制与同步[D];江南大学;2008年
10 周群;脑电信号同步:方法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娟;广义同步的复杂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2 卢静;广义同步与相同步若干问题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谢青春;复杂动态网络广义同步[D];江南大学;2010年
4 李小娟;连续系统的广义同步[D];江南大学;2010年
5 丁建旭;混沌广义同步与控制[D];江南大学;2012年
6 高亚飞;光滑混沌耦合动力系统同步类型机理及其广义同步[D];郑州大学;2011年
7 商艳敏;二阶延迟混沌系统广义同步的电路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谢士兵;异结构混沌系统广义同步的深入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刘华艳;耦合混沌系统广义同步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高远;强流加速器中束晕—混沌的小波函数控制和超混沌电路的广义同步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