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力学和工程非线性动力学的内容结构
【摘要】:介绍动力学从线性动力学到非线性动力学,再到复杂性动力学的发展趋势及其主要内容。重点介绍工程非线性动力学的内容结构及其各部分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最后对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和工程技术科学的交叉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
|
|
|
1 |
陈立群;工程专业非线性动力学教材建设 ──介绍《非线性动力学》一书[J];力学与实践;2000年05期 |
2 |
童勤业;郑璐旦;黄秉宪;;非线性动力学与生物系统[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88年03期 |
3 |
杨明静,张辉,葛霁光;心电图数据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
4 |
杨红军,彭凯润;癫痫患者脑电非线性动力学特征[J];广东医学;2003年11期 |
5 |
王兰芳;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J];陕西工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
6 |
陈予恕;现代工程非线性动力学的现状与展望[J];力学与实践;1995年06期 |
7 |
曾开华,刘宇敏,吴九红;边坡变形破坏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分析与探讨[J];南昌水专学报;1998年04期 |
8 |
张立红;;创新在非线性动力学领域——访天津大学陈予恕院士[J];中国科技奖励;2006年03期 |
9 |
刘华杰;百年非线性动力学浑沌思想简史[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5年05期 |
10 |
汪秉宏;;中国科大1990年非线性动力学研讨会[J];科学;1990年04期 |
11 |
胡海岩;陆启韶;;IUTAM“面向先进技术与工程设计的非线性动力学会议”概况[J];力学进展;2010年05期 |
12 |
徐鉴;方虹斌;王在华;陆启韶;;第七届欧洲非线性动力学大会(ENOC2011)简介[J];力学进展;2011年06期 |
13 |
谈亮,张明敏;基于非线性动力学的声呐回波特征提取[J];声学技术;2003年03期 |
14 |
缪经良;由非线性动力学的方法看人体现象的复杂性[J];中国气功科学;1998年01期 |
15 |
曹保胜;张志鹏;雷明凯;;二元非均匀体系非线性动力学扩散模型的相关性[J];金属学报;2008年03期 |
16 |
陈予恕;曹登庆;黄文虎;;近代机械非线性动力学与优化设计技术的若干问题[J];机械工程学报;2007年11期 |
17 |
冯志华;相关课程中有关非线性动力学内容教学方法初探[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
18 |
杨健群,刘秉正,彭建华,马治家;表面肌电的非线性动力学初步分析[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9年03期 |
19 |
李亦学,任光耀,成雁翔;荒漠生态系统中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J];新疆大学学报(理工版);1995年04期 |
20 |
陈培昕,王晓敏,郭洋;非线性动力学在脑神经系统研究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0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