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CC热力喉道生成机理探索
【摘要】:正 采用RANS方程和k-ε湍流模型,考虑液滴的碰撞、聚合、破碎及相变过程,对RBCC引射模态二次燃烧开展了三维两相喷雾燃烧流场的数值模拟,在一定来流条件下对热力喉道的生成和控制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基本掌握了扩张通道中的二次燃料喷射与热力喉道形成和移动之间的关系问题。计算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来流马赫数条件下,可以在扩张结构的引射燃烧室中形成热力喉道,
|
|
|
|
1 |
张玉芳;黄勇;王方;吴垚锃;肖英;;采用多源涡技术强化燃料/空气小尺度混合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10年07期 |
2 |
刘霓生;;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中三氧化二铝相变过程的热力计算[J];固体火箭技术;1988年03期 |
3 |
周欣;温差射流中热绕流现象的数值模拟[J];江苏电机工程;2001年04期 |
4 |
赵宏,伍耐明,郑克扬;声激励喷流流动的实验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00年04期 |
5 |
熊姹;王治武;严传俊;邱华;;脉冲爆震发动机头部雾化、掺混实验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
6 |
汪小卫;高玉闪;金平;蔡国飙;;单喷嘴大流量气-气喷注器设计与试验[J];航空动力学报;2010年03期 |
7 |
薛淡之;;国外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材料和钎焊工艺的应用概况[J];宇航材料工艺;1981年03期 |
8 |
常显奇;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中的一维两相流动[J];宇航学报;1985年01期 |
9 |
张青藩,席平,种强,章晓梅;偏心射流燃烧室特性试验研究[J];推进技术;1991年04期 |
10 |
宫本泉,张振家,邱新宇;整体式液体冲压发动机[J];推进技术;1991年06期 |
11 |
符松;燃烧室中湍流涡旋流动的数值模拟[J];航空学报;1995年03期 |
12 |
王宝官,李永康,胡正义;带气膜冷却的火焰筒壁温的数值分析[J];航空学报;1995年04期 |
13 |
张学仁,朱美玉;用氢作燃料的试验型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的试验研究[J];飞航导弹;1995年01期 |
14 |
宁建华;微型热机、燃气涡轮、火箭发动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微型发动机研究计划[J];火箭推进;2004年03期 |
15 |
刘欧子,蔡元虎,胡欲立,刘敬华,凌文辉;凹槽火焰稳定器结构对煤油超声速燃烧的影响[J];推进技术;2005年04期 |
16 |
刘洋,何国强,李江,陈剑,娄永春;聚集状态下凝相颗粒的收集与测量[J];推进技术;2005年05期 |
17 |
韩启祥;许铁军;黄健;;双旋流器单头部模型燃烧室冷态流场试验[J];航空动力学报;2008年08期 |
18 |
王朝晖;王成军;吴镇宇;王丹丹;;贫燃料湍流预混燃烧火焰稳定性的数值研究[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
19 |
夏强;武晓松;王喜耀;孙波;;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内流场数值模拟[J];弹道学报;2009年04期 |
20 |
杨志民;孙永飞;赵煜;葛新;;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出口温度场双向测量方法[J];航空发动机;201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