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一种多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的新方法

陈莉  王志智  聂学州  
【摘要】:提出一种多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的新方法———复合法(亦称修正系数相乘法) ,该方法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种多裂纹结构复杂应力强度因子的简单计算方法。该方法是根据不同结构承受相同载荷,其应力强度因子用相乘原理,且多裂纹结构可以分解为若干简单情况。实际上,这种方法是多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修正系数由各简单情况的修正系数相乘得到。文中给出三个计算例题,用组合法和复合法进行计算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复合法计算更简单、方便和直接,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非常接近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龙晓鸿;张澄;张青军;金祥月;;含多裂纹沥青路面的动力响应分析[J];岩土力学;2011年S2期
2 刘燕燕;臧国忠;郭晴;王燕;;复合法制备的(K_(0.48)Na_(0.52))_(1-x)(LiSb)_xNb_(1-x)O_3无铅压电陶瓷性能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3 周有成;陈有亮;邵伟;;含穿透裂纹岩石的高频疲劳特性研究[J];工程力学;2011年07期
4 齐学武;;浅谈注浆技术在房建工程病害处理中的应用[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2期
5 孙益军;;MSD薄板疲劳寿命预测[J];飞机设计;2011年04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莉;王志智;聂学州;;一种多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的新方法[A];第十二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谢里阳;林文强;;关于多裂纹情况下损伤容限准则的探讨[A];疲劳与断裂2000——第十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3 孙秦;迟文海;;共线多裂纹应力强度因子数值精度分析[A];疲劳与断裂2000——第十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4 郭子祺;郭自强;;岩石破裂中多裂纹辐射模型[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5 谢景源;杜启云;王薇;;有机纳滤膜的制备技术[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7)[C];2007年
6 宋来洲;高志明;李华;宋诗哲;;碳钢表面TiO_2耐蚀膜的制备研究[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聂学州;王志智;陈莉;;一种加筋板多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试验验证方法[A];第十二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马杭;郭钊;徐凯宇;;多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本征COD边界积分方程解法[A];现代数学和力学(MMM-XI):第十一届全国现代数学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王庆丰;黄小平;崔维成;;不同位置的裂纹间的互相作用及其影响规律的有限元分析[A];2005年船舶结构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龚淑秋;张炳义;丁惜瀛;;电力钢丝绳无损检测信号的研究[A];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芳;具有裂纹损伤的船舶结构剩余极限强度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苏桦;低温烧结NiCuZn铁氧体(LTCF)材料及叠层片式电感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3 陈景杰;含裂纹损伤船体结构强度分析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刘亚;熔喷/静电纺复合法聚乳酸非织造布的制备及过滤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刘子峰;基于表层复合法的氧化铝陶瓷表面生长模式及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6 徐武;飞机结构多位置损伤分析的权函数法与剩余强度预测[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7 潘春跃;原位复合法制备PAALi基与PEO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D];中南大学;2006年
8 刘红梅;用于MEMS的PZT压电厚膜及硅基压电悬臂梁的制备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9 包晨露;石墨烯及其典型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构与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10 付宇明;金属模具电磁热裂纹止裂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贞培;适用于新结构的多裂纹损伤容限分析程序实现方法[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2 邹彩凤;考虑接触问题的多孔含裂连接结构的应力强度因子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3 王静;压缩荷载下岩石断裂特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4 任彦;现代汉蒙语言构词法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飞;反平面弹性中分叉裂纹问题的奇异积分方程解法[D];江苏大学;2005年
6 王殿宇;粉煤灰改性聚合硫酸铁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罗莉娅;英汉颜色词认知对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桂灵;英汉新词语产生方式对比[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徐红新;英汉构词法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蒋长龙;有机/蒙脱土复合贮能材料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翔文;复合方式与工艺[N];中国包装报;2003年
2 国塑;阻隔性塑料包装薄膜处于较快增长期[N];中国包装报;2006年
3 张改梅;塑料膜复合工艺介绍[N];中国包装报;2005年
4 王繁泓;二氧化氯发生器成功用于中型水厂[N];中国化工报;2007年
5 刘家聚;掌握油墨技术知识 把握包装印刷质量[N];中国包装报;2007年
6 ;印刷复合工艺点滴[N];中国包装报;2000年
7 ;缅甸原石的十大名坑[N];民营经济报;2007年
8 徐志刚 吴增青 麦堪成;阻透性塑料包装薄膜的发展[N];中国包装报;2004年
9 天拓;阻隔性塑料包装薄膜处于增长期[N];中国包装报;2007年
10 彭会安 邓耀云;构建科研生产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