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Л.И.谢道夫
,徐復;理论气体动力学在莫斯科大学[J];力学学报;1958年04期 |
2 |
魏光辉;关于改善大功率固体激光器光束质量技术途径的思考[J];量子电子学报;1993年04期 |
3 |
王绍民,赵道木,周国泉;M~2<1激光束的产生过程及其初步评估[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0年01期 |
4 |
黄瑞平,孙以珠,桑凤享,袁启年,庄琦;连续波HF(DF)化学激光器采用非稳腔的光束质量测量[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3年01期 |
5 |
江少恩,孙景文;光束质量β因子对热晕的影响[J];光电工程;1993年03期 |
6 |
潘承志,于世彭,赵世英,王绍民,陆璇辉,林强;等效M~2<1的内腔式CO_2激光器[J];应用激光;1995年03期 |
7 |
安建祝,李有宽,杜祥琬;激光窗口热透镜效应对光束质量的影响[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4年04期 |
8 |
倪晋智,席时权,余吟山;实用型准分子激光器光束质量的改善[J];量子电子学报;1993年04期 |
9 |
冯国英,吕百达,孔繁龙,蔡邦维,黄永忠,徐天华;用二维CCD系统测量光束质量的实验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7年04期 |
10 |
楼祺洪,宁东,董景星,魏运荣;泵浦光束质量对受激拉曼散射的影响[J];光学学报;1998年08期 |
11 |
卿与三,江东林,吕百达;平面波经方环衍射后的光束质量评价[J];激光技术;2001年05期 |
12 |
季小玲,吕百达;球差透镜对高斯光束质量的影响[J];中国激光;2001年04期 |
13 |
周国泉,赵道木,王绍民;条形隐埋激光器光束质量的理论研究[J];中国激光;2002年07期 |
14 |
程成;优化封离型CO_2激光工作气体的动力学机理研究[J];物理学报;2003年12期 |
15 |
葛剑虹;项震;刘崇;陈军;;外腔半导体激光器的空间模式特性分析[J];中国激光;2006年12期 |
16 |
杨峰;余文峰;陈佳元;邬思明;左都罗;程祖海;;TEA CO_2激光器同轴非稳腔光束质量[J];激光技术;2008年03期 |
17 |
胥杰;赵尚弘;侯睿;占生宝;李云霞;李勇军;;非相干光纤组束激光的光束质量分析[J];光学技术;2008年04期 |
18 |
郭汝海;李殿军;杨贵龙;张来明;;大功率TEA CO_2激光器非稳腔的设计与实验[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2009年03期 |
19 |
;第三届全国高能量密度物理会议征文通知[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年02期 |
20 |
关有光;周文超;田小强;;探测器动态范围对光束质量β因子测量的影响分析[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1年07期 |